"商邑翼翼,四方之极"绵延500余年的商王朝以中原为中心经略四方礼制的形成文明的繁盛推动商王朝以青铜文化为标志跨越黄河流域东临海岱、西抵晋陕南至长江、北达燕山在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之际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联合全国25家文博单位举办"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一系列最新的考古成果连同"四方"商代精品文物尽显商时期"南乡""西土""北境""东方"各地风貌阐释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创新交融的文明演进序章青铜器是商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铸造技术也是当时"高科技"的集中体现郑州商城始建于商汤灭夏前后延续100多年在近70年的商代考古、调查、研究中郑州商城的青铜器主要发现于窖藏坑和贵族墓葬出土于南顺城街窖藏坑的铜方鼎形体厚重是该窖藏坑4件方鼎中最大的一件位于郑州商城西城墙南段外侧约40米处应为商人将祭祀所用青铜器瘗(yì)埋于此南乡商代早期长江流域是商王朝扩张的重心盘龙城从一个南方据点一跃成为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它既是中原王朝南下长江的直接要冲又是辐射周边的中心区域随着商文化大举南扩盘龙城作为资源流通的"中转站"将南方的铜矿、硬陶和原始瓷器输送到中原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1号墓出土的铜圆鼎是目前所见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铜圆鼎盘龙城与郑州商城关系紧密二者在礼器的材质、器类、组合方式、观念习俗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性在盘龙城存续的300年间这种联系持续不断、同步发展西土溯江而上经过盘龙城进入四川盆地这里活跃着古蜀文明和商文化交织而成的三星堆文化共同铸造商代青铜文明的宏伟图景国字脸、颧骨突出、剑眉紧蹙杏仁眼、眼珠微凸、鼻梁高挺上着外套、下着短裙这是三星堆出土青铜人像的典型特征北境中商时期商王朝向北扩张在冀中南地区建立起密集的聚落群在更偏北的燕山南麓商王朝以此为据点与燕山以北的草原地区展开深入交流北方草原的兵器、车马乃至人群输送至中原腹地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又出土有北方草原民族代表性的金饰反映了商王朝与地方族帮势力间的政治统属关系兽面纹铜卣(yǒu)与盘龙城李家嘴1号墓出土的提梁卣形制纹饰相似反映了商文化辐辏四海的气度东方早商时期商王朝的影响已达鲁豫皖交界地区与东方本土的岳石文化并存近一百年直至晚商的到来以殷墟为中心的商文化在南、西、北三方大幅收缩唯独向东高歌猛进在长期的推进过程中商夷相融商之东土人口繁盛、聚落稠密目前已发现高等级聚落50余处山东青州苏埠屯1号墓是除安阳殷墟以外目前所见唯一一座带四条墓道"亚"字形大墓该墓出土人面钺共有两件这是其中铸有铭文的一件因其狰狞面孔中带有"萌"趣成为新晋"网红"青铜器"亚醜(chǒu)"是谁?"亚"即亚旅、众大夫,或为武官之称"醜"是族名或私名可能是商王派驻守卫东土边界的职官同时在王朝兼任小臣之职曾受王命参与征伐夷方的战争上承夏代下启西周商王朝以自信包容的姿态接纳八方南之冶金、北之车马西之黄金、东之制盐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说"四土资源内聚不断涵养中原缔造出辉煌壮丽的商文明以青铜礼器为代表的礼制亦为四方接纳"中华版图逐渐形成文化交融汇聚的商文明共同体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经数千年文脉不断藏礼于器以器述史青铜器淬炼的远古记忆不断揭开商文明的神秘面纱历史长河里的中华文明演进密码让我们共同期待策划:胡国香记者:喻珮设计:聂毅统筹:陈倩学术指导: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